儿童气质影响儿童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是个性发展的基础。气质是儿童正常行为不同的表达方式,某一气质特征或类型,并不意味着中枢神经特定部位的异常。对儿童气质的研究有助于全面认识儿童的心理特征,从而在抚育儿童的过程中做到因材施教,并预防儿童行为疾病的发生,使儿童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
【TQS儿童气质测评范围】
气质作为国内外评价儿童个性心理特征的基本评价体系之一,是儿童心理行为保健及疾病防治工作中不可缺少的测验评估内容。我们应该掌握儿童的气质特点,了解它的应用范围,在保健及临床工作中正确地提供诊断、干预和治疗方案,以促进儿童心理行为的健康发展。它适用于4个月~12岁的儿童(4个月~11个月、1~3岁、3~7岁、8~12岁)。
【确定气质的重要意义】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是个性的一个方面。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包括情绪)的强度、速度、稳定性、灵活性和指向性上,即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其强度包括情绪、心境、活动、反应及意志等的强度;速度包括情绪反应,习惯反应、知觉反应及活动等的速度;稳定性包括情绪、意志和注意的稳定性;灵活性包括思维、活动及反应的灵活性;指向性即向性,包括内向及外向性。气质又是一个与遗传有关的先天性、稳定的个性心理特征,新生儿自出生的瞬间即表现出不同的气质类型,且有相当的稳定性。
环境对气质类型及气质维度均有一定的影响。中国儿童的平易型和中间偏平易型气质相对较多,而美国儿童的麻烦型和中国偏麻烦型气质相对较多。与美国儿童比较中国儿童分心程度高,活动节奏差,适应慢,活动水平低,反应阈限较高,对新事物多采取回避态度,心境倾向消极。随着儿童所居住的城市规模变大,儿童气质维度中的节奏变差。随父母文化程度的提高,儿童气质维度的活动水平、节奏性、适应及反应阈限等均渐升高。独生子女的活动水平较低,适应性快,易于接近或倾向探究,反应强度较低,注意力易于集中。
气质对儿童行为发展及行为偏离或疾病影响:在正常的儿童行为发展中,亲子依恋起着很大作用,儿童的气质类型可影响亲子依恋的形成过程。进而影响儿童的气质发展.研究指6-13个月的婴儿气质类型对母亲的反应没有影响。12-18个月麻烦型儿童的母亲,对幼儿提出的社会性方面的要求和训练减少。使幼儿的抚育更加困难.行为偏离率增加。2岁后的麻烦气质的儿童,其气质特征对母亲的影响最大,母亲对其多采取警告、禁止等方式制止一些不良行为,态度也强硬,因而孩子的反抗加大,母子冲突增大,一些不良行为也随之强化。当孩子暴戾,顽固不化时,母亲往往忍让,会助长儿童行为的侵犯性和坏脾气的形成。
气质对学习的影响:气质不能决定智力发展水平,对实践活动不起作用,但可影响其活动特点和方式。教育应该根据儿童气质特点发扬气质的积极方面因素,克服其消极方面因素。对平易气质的儿童应多分配任务,培养其踏实、专一,克服困难的精神;对麻烦型儿童应指导他们要善于抑制自己的情绪,鼓励并培养其迅速适应环境的能力,平稳而镇静的工作作风;对缓动型儿童应给他们留出充分考虑问题并做出反应的时间。研究表明学习障碍儿童具有相应的气质特点,即活动水平高、节律性差、适应慢、注意广度及持久性差。
【儿童气质的五种分类】
根据一定的气质理论及9个气质维度的得分情况,可将儿童的气质分为5种类型:
① 平易型
生物活动有规律,对新刺激(如陌生人、 物、景)的反应是积极接近,对环境的改变适应较快。情绪反应温和、心境积极、看到生人常微笑。醒来后很愉快、不哭吵、能接受新食物
② 麻烦型
生物活动无规律,成人难以掌握他们的饥饿和大小便规律。对新刺激的反应消极、退缩、回避、环境改变后不能适应或适应较慢,情绪反应强烈且常消极反应。醒后未睁眼就哭吵,遇到困难后大声哭叫,心境消极。
③ 发动缓慢型
对新刺激的反应不强烈且常为消极反应,活动水平低,反复接触后方可慢慢适应。与麻烦型不同的是,这些儿童无论是积极反应还是消极反应都很温和,生活规律仅有轻度紊乱,心境消极。
④中间偏难养型/⑤中间偏易养型
在日常生活中纯属于这一气质类型的小儿是少数,大多数小儿都是某种气质类型为主,兼有其他气质类型的某些特征,因此,就出现了中间偏难养型,中间偏易养型两种气质类型,与前三种合计有5种气质类型。
玛丽亚妇产医院斥巨资引进的MO/TS多功能儿童健康保健测评仪采用的标准均是国际国内最全、最新、最精的标准。无论从功能、技术、诊断都是国际最顶尖的技术,如果您有关于儿童保健的相关方面的问题,欢迎您点击在线在线客服,我们将为您详细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