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发布的世界卫生组织孕期和围产期保健全球调查结果显示,中国平均剖宫产率高达46.5%,是世卫组织推荐剖宫产上限(15%)的3倍以上,居世界首位。
“三派”孕妇主动要“剖”
“我们医院控制剖宫产率主要有赖于医护人员对生产知识的普及和讲解,我们一再劝说产妇自然分娩是最健康的,但现在能坚定选择顺产的人并不多,医生需做很多耐心解释和动员工作,才能促成顺产。”哈尔滨玛丽亚妇产医院产科权威李伯如院长感叹道,世卫组织在上述调查中指出,中国有24%的产妇根本没必要进行剖宫产。临床上相当一部分剖宫产是产妇或家属主动提出的,且不具备任何剖宫产的医学指征。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怕疼派”、“求安派”和“择吉派”。
“怕疼派”无法忍受疼痛
27岁的苏樱自从当上准妈妈,便对选择何种方式生育格外关注。上个月,她的表姐在本市一家助产机构生产,十多个小时的产程痛苦不堪,每次讲起都令她惊心动魄,太多产痛的介绍让预产期临近的苏樱忧心不已,“我还是选择剖(宫产)吧,虽然术后会有腹痛,但我更怕漫长的产痛,我受不了那个罪。”
李博如教授说,从孕妇角度看,产痛恐惧是选择剖宫产的最重要因素。资料显示,95%的女性分娩过程中会产生强烈的恐惧感。在医学疼痛指数中,分娩疼痛是最痛的一级,而现代女性多对痛苦不耐受,加之已生产者对顺产痛苦的渲染,也让准妈妈们对顺产望而却步。产房中有一些原本打算自然分娩的产妇,生到一半,受不了疼痛,要求医生进行剖宫产。对此她表示,分娩中医生可视产妇情况给予镇痛药,当产程进入活跃期时可应用硬膜外麻醉的无痛分娩技术,都能大大降低自然分娩的痛苦。
“求安派”就求孩子平安出生
目前我国孕妇大多数只生育一胎,尤其怀孕时已是高龄(35岁以上)者,对胎儿安全过于担心:“好不容易怀上这个宝宝,自然分娩产程又长(初产妇一般需11至16小时),这期间宝宝要是有个‘风吹草动’,让我怎么办啊?”不少孕妇因此“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忍痛挨一刀。
“择吉派”迷信思想风靡孕妇
除了上述因素,越来越多的社会因素也正成为剖宫产的背后“推手”:如一些产妇和家属有“择吉生育”的心理,迷信某些出生日期,为了所谓的良辰吉时,掐着时间剖宫产子者大有人在。也有的孕妇预产期在9月,但为让宝宝赶在9月前出世、及早入学,提前在8月剖宫产。另外诸多明星剖宫产引发的名人效应,也助推了剖宫产率上升。
当孕妇盲目选择剖宫产时,医生为何不拒绝?
李伯如院长表示,从职业道德角度讲,帮助所有产妇顺利生育是每个产科医生的责任。但分娩本身是一个复杂过程,具有诸多不确定性。通常情况下,顺产还是剖宫产,医生会根据孕妇身体情况决定,没有医学指征者不进行剖宫产。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对于没有剖宫产指征的孕妇,医生在讲明利害关系后,对方仍选择剖宫产时,医生大多依从,这里有明哲保身的无奈,也有法律法规不完善的尴尬,否则若出现意外会给医院带来纠纷和被动。目前,“产妇及其家属坚持要求”已成为业界施行剖宫产的一项条件。过去只有头盆不称、宫内窘迫等原因才能成为剖宫产指征,但现在,一旦产妇或家属要求,臀位、双胎、试管婴儿等各种各样的原因都可以剖。但是哈尔滨玛丽亚妇产医院还是大力提倡自然生产。
警醒:剖宫产并不安全可靠
李伯如院长介绍说:对产妇而言,剖宫产出血量是自然分娩的1.5倍,手术可能会造成脏器损伤,如肠管损伤、膀胱损伤、输尿管损伤等,及术中出血、术后伤口感染等。远期并发症多于自然分娩,包括宫旁粘连、肠管粘连、产后慢性腹痛等,尤其是再次妊娠带来的子宫切口妊娠、前置胎盘都会产生严重危害隐患。产后恢复也远不如顺产者快。
对新生儿来说,由于缺乏产道挤压,剖宫产儿易发生窒息、湿肺综合征等呼吸系统疾病;其成长过程中,免疫力降低、过敏性疾病增加、统体失调症(情绪敏感、注意力不集中、手脚笨拙)等问题发生几率也较高。还有调查显示,儿童多动症求治者中剖宫产儿童约占八成!
更多了解可拨打咨询电话:0451-82632326。
或者点击登录: http://www.82676666.com/chanke/
导读:孕妇学校是孕产期保健的重要组成部分,许多完全不了解妊娠、分娩及产后哺育教育小儿的年轻夫妇,都渴望能得到系统的教育和培训,希望能成为合格的父母或准父母•••[详细]
3月份孕校课火热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