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颈疾病,作为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常常令人闻之色变。梅艳芳,李媛媛的例子在前,每当我们听到医生口中说的诸如宫颈疾病,宫颈炎,宫颈糜烂,宫颈病变等等术语,总是忍不住一阵头皮发麻。甚至当医生告知患有宫颈病变时,总有着末日来临之感。因为我们对宫颈病变的预防和治疗有着非常多的疑惑。温馨提示,宫颈病变要提前防治。
宫颈病变,也叫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是宫颈疾病前期病变的统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CIN”。 目前认为,宫颈疾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由渐变到突变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是比较长的,通常是以月、以年作为单位计算的。在这个过程中,通过各种的检查手段,我们可以发现宫颈的一些变化,从而作出宫颈病变的诊断。
宫颈病变是宫颈疾病前期病变,不等同于宫颈疾病。宫颈病变一般会分为轻度不典型增生( CIN I级),中度不典型增生(CIN II 级),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疾病(CIN III级),代表着宫颈疾病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然而,随着目前研究的深入,发现宫颈病变不是单向发展的病理生理过程,相当一部分的CIN可以自行逆转,大部分的CIN I级病变是可以自行消退的。如果宫颈病变持续进展,CIN II和CIN III是有可能发展为宫颈疾病的,但是在发展为疾病之前,有很多机会和手段可以处理,切断其变成宫颈疾病的过程。
流行病学研究发现,性生活紊乱,吸烟,性生活过早(<16岁),性传播疾病,经济状况低下,口服避孕药和免疫抑制药物等是宫颈疾病和宫颈病变发生的高危因素。研究已经基本证实,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病毒)是导致宫颈疾病发生的生物学原因。
一般来说,宫颈病变通常无明显特殊症状,偶尔有阴道排液增多,伴或不伴有臭味。也可以有同房后出血等等表现,但是,都并非特异性的,于是,定期的宫颈疾病筛查就变得非常重要。
定期开展子宫颈疾病的防疾病筛查可以早期发现和诊断宫颈病变,从而使宫颈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大降低。子宫颈疾病的防疾病筛查方法有宫颈细胞学检查,高危型HPV DNA检测,阴道镜检查,宫颈活检等手段,目前建议21岁以上,有性生活史或具有性生活3年以上的任何妇女为筛查对象,筛查间隔一般为每年一次,连续两年正常者,可以适当延长筛查时间为3年查一次。所以,每个适合的妇女都应该征询妇科医生的意见,定期选用适合自己的筛查方案,降低患病风险。
同时,目前针对高危型的HPV病毒的疫苗已经研发成功,在多个国家和地区上市,相信这种针对病因的预防措施将明显降低宫颈疾病,宫颈病变的发生。
宫颈病变一旦确诊,根据不同的病情,在医生的指导下,我们可以选用包括定期复查观察,宫颈物理治疗,宫颈高频电波刀(LEEP)治疗,宫颈冷刀锥切手术甚至全子宫切除等方式进行处理。在宫颈病变的早期进行干预,打断宫颈疾病发展的进程,进而降低宫颈疾病发生的机会。
宫颈病变是宫颈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在目前的诊断和治疗条件下,是完全有可能有机会得到治愈的,定期进行宫颈疾病防疾病筛查,在医生的指导下规范的诊断和治疗。
导读:女性会出现非经期阴道出血的现象,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女性,血液可来自生殖道的任何部位,这往往是异常妊娠、卵巢功能失调、生殖器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女性千万不能掉以轻心···[详细]
妇科异常出血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