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避孕药是常用避孕措施之一,但并非人人都适用,哪些妇女不宜服避孕药呢?
患有心血管病的妇女
据临床观察,患有高血压的妇女口服含有雌、孕激素的避孕药一年后,多数人收缩压与舒张压会上升。又据有人统计在,在30-39岁发生心肌梗塞的妇女中,长期口服避孕药比不服药者多4倍。
研究发现,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可使血中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浓度上升,血小板的粘附性增高,孕激素能降低血中高密度脂蛋白,加速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因此,患有心血管病的妇女不宜服用避孕药。又因服避孕药可致血液粘度增高,易造成血栓,患有脉管炎的妇女亦不宜服避孕药。
患某些肿瘤
患有子宫肌瘤的妇女服避孕药后,可使肌瘤增大。患有葡萄胎或恶性滋养叶细胞肿瘤经治疗后,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测定未达到5个国际单位/升以下,也不能服口服避药物,否则有可能刺激残留的滋养叶细胞恶变。但近年来研究发现患有子宫内膜疾病或卵巢疾病的病人,在手术后服用避孕药则有助于防止疾病肿复发。此外,口服避孕药可减少乳腺小叶增生、纤维瘤等良性病变的发生,但对恶性病变无保护作用。
患急慢性肝炎和肾炎
口服避孕药中含人工合成的雌激素和孕激素,这种物质必须在肝内解毒代谢经肾脏排出,如果服用者肝、肾功能不良,药物不能完全代谢排出,就会在体内蓄积,加重病情。
患糖尿病
患糖尿病的妇女服避孕药后,有些病人的血糖会升高,这样对控制糖尿病不利。同时,糖尿病妇女往往并发有主动脉、冠状动脉、脑动脉及肾动脉不同程度的血管损害与病变,如果长期服避孕药,会加剧心、脑、肾等脏器的损害。
黑龙江玛丽亚妇产医院专家温馨提示,40岁以上的妇女内分泌系统逐渐发生改变,口服避孕药容易引起内分泌紊乱,因此40岁以上的女性宜尽量采用安全和副作用小的其它避孕方法和外用避孕方法来避孕。另外,哺乳期妇女也不宜服避孕药,以免避孕药通过下丘脑及脑垂体使乳汁质量发生改变,影响婴儿营养与发育。
导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流医院,各种各样的人流方式,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让很多没有医疗知识的女性不知道如何选择。下面让我们听听有着四十余年临床经验的妇产界泰斗是怎么建议的•••[详细]
温馨提醒:科学选择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