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考察中国人流的水平和趋势
1990年以前关于中国人流的水平和趋势的研究仅停留在对于人流的总的数量的一些粗略的了解上,以及个别年份的人流率。国家卫生部(MOH)和国家计生委(SFPC)公布了1990年代人流的数据。人流的发生率可以由1988年和1997年生育率调查计算得出。类似于一般生育率(GFR)和总和生育率(TFR),我们也可计算出一般人流率(GAR)和总合人流率(TAR),这些结果可以用来与其他国家对比。另一方面,中国人流的水平和趋势应该置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发展背景中来考察,因为不同的政策时期明显地产生了不同的人流时期。
(2)分析中国人流的模式和特征
尽管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降低了人流的社会经济差异性,但是其他国家和地区观察到的人流模式和特征也可能出现在中国。双变量分析是理解人流模式和特征的基础性的一步。不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执行力度的差异性造成的地区差异是中国人流模式的一个特点。
(3)探索中国生育率下降过程中人流的作用
Bongaarts生育率中间变量模型用来将生育率下降分解为包括的育龄妇女中未婚妇女人流的比例是非常低的(Xu 1998)。城市地区的情况更为有趣。Wu et al.(1992)分析了中国最大城市上海市的未婚妇女的人流的趋势,他们发现在1982--1988年间,15。19岁单身妇女人流率从5‰增加到56‰;20~24岁与30~34岁未婚妇女人流率增长了近4倍,是25—29岁妇女的2倍以上。该篇文章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在中国,未婚男性和女性性行为不仅存在,而且相当的普遍,并逐渐增加;出生婴儿的人流比不断增加,可能会超过已经较高的数字”。Zhu et al.(1997)估计了中国城市地区做过人流的未婚妇女的比例是16%。避孕失败或没有采用任何避孕方法是造成非意愿性怀孕并导致未婚妇女人流的主要原因。北京的一项调查(Xiao and Zhan92000)表明在总的人流例数中,未婚妇女占23%;这些人中有55%的人在人流前没有采用过任何避孕措施。
导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流医院,各种各样的人流方式,铺天盖地的广告轰炸,让很多没有医疗知识的女性不知道如何选择。下面让我们听听有着四十余年临床经验的妇产界泰斗是怎么建议的•••[详细]
温馨提醒:科学选择人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