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驻马店的任女士怀胎十月,终于生下孩子,可发现孩子既有“小鸡鸡”,也有女孩特征。到底是男孩还是女孩,一家人着了急,最后经诊断,孩子的染色体为女性,但是什么情况导致的发育异常呢?
任女士懊悔地说,怀孕5个月,婆婆让她吃转胎丸,说确保能生男孩。如今,孩子出现这种状况,怀疑跟吃转胎丸有关。
类似任女士的情况也不只是个案,29岁的小琴在医院产科门诊的外面低声抽泣着。根据她的B超显示,她怀孕24周,胎儿心脏反流、腹部和头部有积水,由于胎儿发育异常,医生建议她考虑做引产。小琴怀疑,胎儿的问题可能与自己曾服用的一种包生男孩的“换仔丸”的药物有关。
【专家解析】
其实市面上像这种转胎丸、多胎丸有很多,但是它们真有如此功效吗?众所周知孕期乱吃药是会造成胎儿畸形的。尤其是这种并不规范的药物选择上更要慎重。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有哪些药物孕妇是不能吃的。
一、抗生素
长期注射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氨基糖甙类,均可使胎儿第8对脑神经及肾受损害;四环素有明显致畸作用;氯霉素对胎儿产生毒性反应,由于缺乏葡萄糖醛酰转换酶,药物不能以结合形式自肾脏排出,积蓄在体内达高浓度时,可出现“灰婴综合征”。因此,上述药物在孕期应禁用。
二、磺胺类
磺胺进入胎体后,与胎儿血清内胆红素争夺血清蛋白,使胆红素大量游离,胎儿出生后发生高胆红素血症甚至核黄疸,故在妊娠后期及分娩前应避免使用,特别是长效磺胺。
三、甾体激素
乙烯雌酚可引起女性子代在青少年期发生阴道腺病,并可能致阴道、宫颈透明细胞癌;男性子代睾丸发育异常、阴茎发育异常、精液异常等发生率亦较未用药者高3倍。孕激素则目前未发现有致癌倾向,但其影响则尚难以肯定。故雌激素(特别是乙烯雌酚)在孕期应禁用,黄体酮则应慎用。糖皮质激素常用于临产前数日以促进胎儿肺成熟及治疗妊娠合并某些内科并发症,如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支气管哮喘等,因属短期用药,未见明显不良后果,过量长期用药有可能导致过期妊娠、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和死胎发生率增高,也有认为可能由于免疫抑制而使感染发生率增高,但对此有不同意见。因此,若确属病情需要而长期应用时,原则上应尽量用较小剂量维持。
四、维生素K3
肝内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均需维生素K3,但维生素K3对红细胞稳定性差的患儿可引起溶血,导致发生肝损害及核黄疸。而天然的维生素K3似无此不良反应。
最后玛丽亚温馨提醒:胎儿的性别从受精那一刻起已成定局。转胎丸不过是含有大量雄性激素。转胎丸孕早期使用,可引起母体内分泌紊乱导致流产;而晚期使用,即使可一定程度上改变胎儿的体表特征(生殖器官),也根本改变不了已经确定的染色体基因。所以孕妇一定不要轻易服用此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