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尿石症的发生率约为1%~4%,男性多于女性,有地区性差异。近年来,发病率有下降趋势,可能与饮食改善和代谢病的控制有关。结石可以位于肾实质、肾盂肾盏、输尿管、膀胱、尿道等部位,文献报告结石的部位:肾盂肾盏80%、输尿管13%~20%、膀胱6%、尿道1%。
【病因】
尿路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如营养不良、地理环境、饮食习惯、遗传、代谢和局部解剖病变等。已知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尿路梗阻、感染、异物等与尿石症的关系密切。梗阻、积水、结石三者之间可以互为因果。
【临床表现】
肾及输尿管结石无明显年龄差别,膀胱及尿道结石多见于4岁以下。结石多为单发,但多发结石也不少见,尤其先天性肾积水时结石多为圆形、多发。双肾结石约占20%。血尿、腰腹痛是尿石症的主要表现。部分患儿表现为消瘦、食欲不振、低热、发育迟缓等全身症状。由于肾-肾反射抑制肾脏泌尿功能可引起急性无尿。结石脱落后,常嵌顿于输尿管生理狭窄段引起梗阻引起腰腹痛和血尿。输尿管膀胱壁段结石可引起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膀胱结石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痛、尿中断,可有慢性尿潴留、尿滴沥。疼痛时患儿常牵拉或揉摩阴茎及会阴部,变换体位可使排尿改善。合并感染时可见脓尿。尿道结石主要表现为尿痛、尿滴沥、尿潴留,前尿道结石可触及。
【诊断】
腰腹疼痛、血尿、发热或反复尿路感染者应考虑结石。草酸钙结石显影良好,X线平片可发现95%的结石;结合超声检查可检出X线阴性结石并了解肾实质厚度;静脉尿路造影(IVU)可了解肾脏功能、有无积水或畸形。CT尿路造影(CTU)可以从三维角度观察,避免了结石重叠引起的误差,更准确地了解结石的分布、数目、大小、位置。
【治疗】
尿石症治愈的三个条件是:取净结石、解除尿路梗阻、无代谢性疾病。单发结石的复发率很低,有报告术后10年复发者;多发性结石容易复发,笔者曾遇到一例女孩双肾多发性结石3年内复发2次,均为多发多个结石。过去的治疗以切开取石手术为主,直径在0.5cm以上的结石不能自行排出或有尿路畸形的患儿,应当手术切开取石并处理畸形。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已较广泛的应用于成人,但小儿受尿道狭细的限制,尤其男孩更是困难,可能引起尿道狭窄。体外超声碎石也应用于小儿尿石症,对单发的或手术遗留结石的治疗是有益的,但不适用于膀胱结石和尿道结石。球部尿道或后尿道结石可推入膀胱内,再行膀胱切开取石;前尿道结石可经尿道口取石;嵌顿的尿道结石,应行尿道切开取石和暂时性尿流改道。膀胱结石以切开取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