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性尿失禁的主要病理改变是内源性尿道括约肌乏力及膀胱尿道后角过度向下移动两种,以后者多见,少数病人两者兼有之。
按照储尿排尿的关系,只有当膀胱逼尿肌和尿道括约肌相辅相成,密切协同,才能完成正常人的生理机能。两组肌肉中无论哪一组发生问题,就会出现排尿障碍。
储尿期膀胱松弛,压力低,尿道阻力大于膀胱压力,尿液不会自动流出。排尿期膀胱收缩,压力升高,尿道松弛,压力下降,膀胱压力大于尿道阻力,尿液迅速排出。
正常情况下,腹压骤升时,虽然膀胱压力随腹压升高而升高,但由于盆底肌肉立刻发生反射性收缩使尿道伸长和管腔变细,阻力上升,且腹压也同时作用于尿道,增加了尿道压力,所以尿道压力仍然大于膀胱压力,尿液被控制在膀胱内。当发生盆底缺陷,膀胱尿道后角下移以及周围肌肉萎缩时,收缩力量削弱,尿道阻力下降,一旦膀胱压力随腹压骤升,而腹压又传达不到尿道,尿道阻力不足以抵抗膀胱压力,就会发生尿失禁。
女性较男性容易产生尿失禁,其原因很多,常见原因:
女性先天尿路较短,容易尿路感染:
怀孕生产后骨盆肌肉韧带松弛,生产后休息不好,过早负重;
生孩子较多,或产伤修复不好,导致盆底肌肉筋膜缺陷;
进入更年期后,卵巢合成雌激素的功能大幅度降低,尿道及膀胱颈黏膜萎缩、皱壁消失,造成封闭尿道的力量变弱。因病切除双侧卵巢的青年妇女,也会因为雌激素水平过低造成压力性尿失禁;
盆腔手术后对膀胱及尿道组织直接或间接的伤害等等。
尿失禁可以治愈:
尿失禁并非不治之症,只要早期发现,早期治疗,完全可以治愈。
临床上尿失禁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期,根据病情的不同程度,可分别采取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黑龙江玛丽亚妇产医院外科专家治愈了许多尿失禁患者,玛丽亚独特的尿失禁治疗技术为许多黑龙江患者带来了福音。
更多了解可拨打咨询电话:0451-82632326。
或者点击登录: http://www.82676666.com/w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