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病史和临床表现: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尿道烧灼感,症状轻重不一。有的尿意急迫难忍,甚至发生急迫性尿失禁。有患者用抗菌素症状缓解,但时常反复;另一些可能开始对抗菌素反应良好,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效果越来越差。疼痛方式常变化,多描述耻骨上压迫感或疼痛,其次在尿道内或阴道入口处局限性不适,性交困难等。
常常突然或周期性发作,病程长短不一,有的发作后不经过特殊治疗即可痊愈。
(二) 体检
1、 除外妇科疾病。
2、 除外尿道外口因素。
(1) 尿道外口距阴道距离过近。
(2) 尿道外口狭窄:a、处女膜异常;b、尿道肉阜、尿道粘膜脱垂。
(3) 尿道远端周围组织纤维化。
3、 尿道两旁的阴道前壁软组织进行点状触诊,除外尿道旁腺感染。
(三) 化验室检查
1、 尿常规:尿常规检查一般均正常,少数患者有少许白细胞及脓细胞,但每个高倍视野一般不超过5个。
2、 尿培养:US的诊断是排除法,只有排除了其他可以导致尿道刺激症状的疾病后才可以确定诊断。为排除尿路感染,多次尿培养是必要的,标本应在用药前采集。
3、 下尿路感染定位
(1)、阴道前庭培养。
(2)、尿道菌和中段尿培养。
(四) 放射影象检查 包括静脉尿路造影(IVU)和膀胱造影。
(五) 尿流动力学检查:
1、 不稳定性膀胱(USB):储尿期出现大于1.47kPa的自发或诱发性避尿肌收缩。
2、 逼尿肌无力: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小于1.96kPa,排尿压与最大尿道压之差为负值,并能排除人为因素的影响。
3、 低顺应性膀胱:膀胱空虚静止压大于0.98kPa,充盈静止压大于1.47kPa或较少的膀胱容量增伴有显著的压力升高。
4、 远端尿道狭窄(DUS):最大尿道压大于7.84kPa,排尿压与最大尿道压之差为负值。
5、 膀胱颈梗阻:尿道压为双峰,膀胱颈压大于3.92kPa。
6、 不稳定性尿道(USU):自发性或诱发性尿道压下降大于1.47kPa伴有尿失禁。
7、 真性压力性尿失禁:最大尿道压小于3.92kPa。应力时无逼尿肌收缩,尿道关闭压接近于零。
8、 逼尿肌尿道协调失调:逼尿肌收缩排尿时膀胱颈或膜部尿道不松弛或松弛不全。
(六) 膀胱镜检查
膀胱镜观察到的尿道和膀胱三角区的红斑和水肿不能作为尿道综合症的诊断依据,所以膀胱镜的目的是为了排除有相同症状的其他疾病,如间质性膀胱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