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治疗,一是针对症状,二是针对发病因素。
(一) 一般治疗 休息、锻炼、坐浴、下腹部治疗、物理治疗、针刺治疗、抗胆碱能药、α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和骨骼肌松弛剂(可控制本病发生的尿流动力学异常)、镇静剂和心理治疗。
(二) 抗感染治疗 发作时,应适当的选用抗菌素治疗。常用药有:磺胺类药物、呋喃坦啶、红霉素、甲硝唑等。
(三) 手术器械治疗 在控制感染的基础上应用。
1、 尿道扩张术:在尿道粘膜麻醉下,扩张尿道至F30,每两周1次,可多次重复,适用于尿道外口或尿道下段狭窄者。
2、 尿道松解术:切除尿道、阴道膈间远端1/2弹力组织索或多处环形切开弹性组织索。尿道狭窄经扩张术无效者,可在局麻下行此术,待伤口愈合后可配合每周1次尿道扩张术。
3、 尿道外口矫形术:处女膜融合型、处女膜伞型、处女膜堤坝型矫形术;尿道肉阜、息室切除术等。
(四) 其他治疗
1、 雌激素治疗:用于雌激素低下者,可全身给药或局部给药。常用尼尔雌醇2mg,每半月一次或1月一次;或乙烯雌酚0.5mg,每日1次,连用3周,停药1周;或乙烯雌酚霜剂,外阴或阴道局部涂抹。
2、 电刺激:机理是通过疲劳横纹肌的高反射行为同时不影响正常内括约肌的张力而达到肌肉疲劳,从而减轻尿急、尿频、尿痛。可用电极粘附于阴蒂,刺激频率5Hz,选用成对半方波脉冲,每次60分钟,每天一次,直到症状消失。
3、 微波治疗:
4、 心理及生物反馈:可用行为治疗中的膀胱训练,主要内容是让病人充分认识病情,主动参与治疗,控制排尿,逐渐延长排尿间隔时间,坚持治疗,重建正常排尿功能。
5、 镁离子治疗:镁离子口服液,连续服用2周后显效并维持治疗。
6、 局部封闭治疗:常用庆大霉素8万IU,地塞米松5mg加入2%普鲁卡因6ml。
(1) 膀胱颈及近端尿道封闭:穿刺针在耻骨上2cm向下450角进针,打膀胱颈和近端尿道周围,将封闭液注入,每周1次,4周。
(2) 膀胱三角区封闭:多种方法效果不佳并经膀胱镜检查有三角区慢性炎症者,在膀胱镜下,通过特制的带针头导管,将针头刺入膀胱三角粘膜下层,注入封闭药物,每周1次,4周。
7、 氟羟强的松龙:局部注射,可干扰胶原纤维形成,从而减少瘢痕形成。
8、 其他:镇静剂、钙离子阻滞剂、前列腺素抑制剂等结合局部热疗;针灸中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