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病性淋巴肉芽肿诊疗规范
1 诊断标准
1.1 接触史 有非婚性接触史或配偶感染史。
1.2 临床表现
本病由沙眼衣原体L1、L2、L3型引起。
1.2.1 潜伏期5 ~ 21天,平均7~ 10天。
1.2.2 早期有初疮,在外生殖器部位出现单个(偶有多个)小丘疹、糜烂、溃疡、数日后自愈。
1.2.3 1~ 4周后出现单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压痛。它可被腹股沟韧带上下分隔形成“沟槽征”。破溃形成瘘管似“喷水壶状”,愈后遗留瘢痕。可有发热、关节痛、肝脾肿大、结节性红斑等。
1.2.4 晚期发生直肠狭窄、生殖器象皮肿。
1.3 实验室检查
1.3.1 在感染4周后用衣原体作补体结合试验呈阳性;1∶64以上有诊断意义。或作微量免疫荧光法血清学试验。
1.3.2 肿大的淋巴结作病理检查有星状脓疡,周围有上皮细胞栅状排列。淋巴结抽取物中的白细胞用免疫荧光法显示有包涵体。有条件可作沙眼衣原体培养。
1.4 病例分类
1.4.1 报告病例 具备1.1 及1.2各项指标。
1.4.2 确诊病例 具备1.1 ,1.2, 1.3各项指标。
2 处理原则
2.1 治疗原则 诊断必须明确;治疗越早越好;治疗必须规则、足量、完成规定的疗程;治疗后要经过足够时间定期追踪观察;性伴必须同时接受检查和治疗;治疗前及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2.2 判愈与预后 经正规治疗后,患者活动性症状和体征消失。早期治疗预后良好,晚期可能发生直肠狭窄、象皮肿等后遗症。
2.3 管理与预防 避免非婚性接触,最近与患者有性接触者应作预防性治疗。可参考其他性病的有关措施。
患了性病淋巴肉芽肿如何治疗?
对性病淋巴肉芽肿的治疗越早越好,初期病人用药后,全身性症状可迅速消失,但局部淋巴结肿的愈合有限。晚期出现严重并发症后治疗困难,往往需行手术治疗。治疗方法包括全身治疗和局部治疗。全身治疗主要是及时应用抗菌药。常用的药手有:四环素0.5克,每6小时一次,连服3—4周。磺胺噻唑,首剂 4.0克,以后每6小时1.0克,连用3周。孕妇和儿童可选用红霉素,成年人0.5 克,每6小时一次,连服20日。晚期患者可采用横胺剂或抗生素与皮质激素(强的松)联合疗法,能减轻下腹疼痛,减少直肠分泌物和减轻纤维化。
局部治疗可外用高锰酸钾水清洗外阴,对未化脓者可帖10%鱼石脂软膏或用红霉素、磺胺类软膏。淋巴结软化有波动(脓肿)形成者可在损害上方穿刺吸引脓液,并在脓腔内注入磺胺溶液。切不可作切开术,因其不易愈合。对晚期出现阴道或直肠狭窄者,须定期作扩张术。直肠狭窄严重者需做直肠切除术。有包皮及阴囊橡皮肿者,亦可手术切除。局部病灶还可以用超声波、紫外线、红外线、X线等物理疗法。
性病淋巴肉芽肿的检查与诊断
相鉴别:初期梅毒、生殖器疱疹、软下疳、腹股沟肉芽肿以及其他原发性或继发性感染等。梅毒、软下疳都有腹股沟淋巴结的肿大,当你发现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时,要仔细检查,一定要找专科医师治疗,以免诊断治疗错误。几种性病的淋巴结炎鉴别。出现淋巴结病时除了应与上述疾病鉴别外,尚应考虑到恶性肿瘤(淋巴瘤、转移疾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如猫抓病、结核病、单核细胞增多症、土拉菌病等。晚期肛门直肠病变应与腹股沟肉芽肿、痔、尖锐湿疣、化脓性汗腺炎、溃疡性和炎症性结肠疾病、丝虫病以及肛门和直肠疾病等鉴别。
项目梅毒软下疳性病性淋巴肉芽肿潜伏期5~6周2~5天2~4周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情况两侧数个如拇指大淋巴结如鸡蛋大淋巴结一或两侧数个鸡蛋大的淋巴结。化脓无有有槽形征无无有瘘管无无有疼痛无有有发热无有时有常有病原体梅毒螺旋体杜克雷嗜血杆菌衣原体。